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弘扬志愿精神 汇聚星火力量——第五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侧记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0-11-06

全省210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同场展示交流,精品项目推介会、志愿服务公益集市、志愿故事分享会、实地观摩等特色活动热烈开展,特邀全国各地247个重点项目现场学习互鉴……11月1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在张家港落幕。金秋时节,这场精彩纷呈的“公益嘉年华”,既是志愿者的节日,也是一次公益的盛会,让人更加生动地感受志愿服务的温热和魅力。

紧跟时代,志愿服务跟着群众走

进社区、进乡村、进基层,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江苏大地蓬勃发展;打造新平台新品牌,紧跟人民需求和时代潮流,江苏志愿者群体不断拓展奉献爱心的方法手段、渠道,让文明实践更走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苏全省共组建近12.9万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680多万名注册志愿者开展集中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3万场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江苏大地蔚然成风。

在气氛热烈的江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区,映入眼帘的是江苏大地一幕幕关于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的生动实践。利用非遗文化“杖头木偶”,如皋市志愿者带来生动有趣的木偶剧《书记买树》,将村干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讲得生趣盎然。“偶来讲”文明实践志愿项目开创了“理论+木偶”文艺宣传理论模式。“宣传移风易俗的时候,我们推出《喜事新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编排了《过年》;复工复产临近,又推出《鸭叫声声》。”如皋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钱钰璐如数家珍:“利用群众喜欢的传统戏曲形式,聚焦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十来分钟的‘偶来讲’系列短剧已然形成品牌。”

海安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探索“指尖课堂”“板凳课堂”“老兄弟围聊会”等特色宣讲方式,让理论在百姓笑声掌声中入脑入心;宜兴“陶都先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全部由党员组建,打造“基层吹哨、党员报到”模式,在职党员每年参与志愿服务不少于两次;太仓“理论飞燕”进万家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各地的宣讲方式别具创意和特色。

从田间地头到城市社区,从线下活动到线上“云课堂”,本届志交会上的江苏志愿服务项目,让人目不暇接:“长江守望者”志愿服务项目、“彩虹课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海莲籽·青少年艺术成长营地志愿服务项目、“知行空间”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项目、“满天星”直播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涉及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技服务、法律服务、生态环保、扶贫帮困、文明倡导、公益活动十大类别,真正做到了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创新创意,让“爱心”更“暖心”

无数义人善举,为生机勃勃的江苏大地增添更多温暖。持续创新的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谱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美风景线。

8周岁前无民事能力、婚前有重大疾病需告知准配偶、立遗嘱至少需两人在场见证……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者,展示了法立方“三进”普法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宣讲片《最新民法典和小智的一生》,讲述一系列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问题,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我们希望法律知识真正走进生活,当人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负责人张春宝表示,该项目已走进南京市江北新区30多个社区开展普法讲座、设立法律咨询角,做活普法宣传。

邮票、糖纸、文具,各类车票,上万余件闲置物品在“美好杂货铺”里找到“新家”。志交会现场,张家港市“美好杂货铺”闲置物品循环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自2019年1月实施以来,项目已积攒美好基金35268.77元,帮助困境家庭35户,慰问环卫工人98位,实现了志愿服务项目‘自我造血’。”负责人李双告诉记者,“我们第一位线下捐赠者是一位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志愿服务的美好理念传递下去!”

创新创意引来“源头活水”,让志愿服务惠及更多人群,让“爱心”更“暖心”。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南京市江宁区善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实施的“感动服务 无痛病房”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给予患者身心全方位照护,服务患者和家属多达2300余人;徐州市贾汪区“爷爷奶奶课堂”家校共育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指导帮助祖父母解决家庭教育难题,两年来深入100余个村和社区,授课达400余场,受益人达14000余人,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

志愿相随,汇聚八方力量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秉持志愿精神的广大志愿者们,始终不忘初心,磨砺自我,在付诸行动的同时既温暖他人也感染他人,吸引、汇聚各方力量关心志愿事业的成长和发展,共同绘就最美风景线。

10月31日,在本届志交会“我(们)的志愿故事”分享会现场,当李华平讲述74万斤“上海青”的故事时,人们的思绪又被拉回疫情肆虐的时期。作为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上海青”蔬菜基地投资者的李华平也是一名农民志愿者。今年初疫情暴发,听说湖北缺少叶菜,他和基地的志愿者同伴们立马行动起来,每天运送一车2万斤的“上海青”蔬菜捐赠湖北。从一家一户到千家万户,在志愿者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手持镰刀、推着小车加入了割菜送菜的队伍。李华平说,“上千位农民志愿者朋友的不断努力,让我感受到了抗疫信心和志愿爱心!”

短短两年多,在投诉率高达80%的小区内,昆山市陆家镇邹家角社区党总支书记江玉琴创立了“最佳角”党建为民服务品牌,引领原来的投诉者转变成现在的志愿者,主动为社区治理献力献策。2005年,社区居民段勇一家人遭遇火灾,段勇妻子几近毁容,整整8年闭门不出。江玉琴刚履职就带领志愿者上门,对她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开导。终于,段勇妻子重拾生活的信心,走出家门,还和丈夫一同成为了社区志愿者。“那时我才知道,志愿服务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本届志交会的分享现场,段勇感慨万千:“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在志愿精神的激励下,并肩同行的人越来越多。泗洪县“支客劲吹人情新风”志愿服务项目不懈探索建立人情新风礼遇机制,通过开展逐户上门劝导、发放倡议书、组织“文艺送万家”“长廊夜谈”“谢绝升学谢师宴”等活动,让多名“钉子户”回心转意,自觉参与到“人情减负”宣传工作中来,百姓身边人变身为“人情减负”劝导员。

朝夕相处的身边人,平凡感动的身边事,优秀志愿者的美德善行,给予人们感动与振奋,更鼓励人们接力前行,把文明培育成一道道更加久远、更加亮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 吴雨阳 顾星欣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