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英才辈出活力迸发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1-07-06

英才辈出活力迸发

■李习文 李汶炫 解放军报记者 张 琳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全面深化军事院校改革创新,把培养人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习近平

在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每一次新飞行员入列仪式都无比庄重。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鹰组到鹰阵,从星点到星群,一批批新飞行员从老飞行员手上接过蓝色飞行头盔,人民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培养模式日臻成熟,中国海军“刀尖上的舞者”不断迎新扩容。

从深蓝碧波到戈壁大漠,空军某基地内,多名“金头盔”获得者在这里载誉而归,100余名高学历干部从这里走上主官岗位、担任战斗力建设重大课题相关负责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习主席提出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把人才强军战略纳入新时代强军战略布局,到今天“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开花结果、军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重塑定型,人民军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正在加速崛起,各条战线英才辈出,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9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面孔,精彩诠释了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如果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三军演兵场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更为宏大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画卷——一批创新团队快速崛起,一批新型指挥员百炼成钢,一批信息化尖兵开始唱主角……

回望昨天,一路风雨兼程。从井冈山的红军学校到瑞金的红军大学,从长征途中的“干部团”到抗战时期的“抗大”……我党我军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未来征途,还须夙兴夜寐。我们相信,快速崛起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必将助力人民军队加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

我军人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帅的“胜战之问”如黄钟大吕,在每名中国军人思想深处激起前所未有的冲击波——

“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能力不够”“五个不会”“差距还很大”……统帅对军事人才素质的忧思,催跑奋斗者,在官兵中逼出了只争朝夕的状态,焕发出向战图强的精气神。

2020年1月,一场空地协同反恐综合演练在武警某部直升机支队展开;7月,苏北某地,一场多兵种异地编组联训拉开战幕;今年新年伊始,一场陆空联合演练在高原某地打响,西藏军区某合成旅携手陆航部队展开立体突击,迈开了常态化联演联训步伐……

三军重在将,练兵先练将。一场场联合演练,将各级指挥员作为训练重点,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过百高龄的老红军、开国少将邹衍,专门让人找来各级指挥员参与联合演练的新闻,自己反反复复念了好几遍。在老将军看来,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必须战将如云,而要战将如云就必须严抓指挥员训练。

考验各级指挥员的背后,反映的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人才强军战略中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重要地位。

为了这重中重、急中急,几年来,我军持续组织联合岗位资格培训班,经过全程考核、全程淘汰考验的学员,按照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成长路径实施专项培养使用,陆续进入战区参谋岗位,让联指中军帐有了人才的源头活水。

《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意见》的颁布,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资质认证的推行,战区机关军官选调交流的实施,都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铺就了快车道。

从广袤陆域,到深蓝空天,一批“懂作战、通联合、精指挥”的指挥员们正在涌现,率领雄师劲旅鏖兵沙场。

今年4月,军旅题材电视剧《号手就位》让“金牌号手”成了网络热词,新生代官兵在火箭军实战化训练和科技创新中成长成才的故事引发万千观众点赞。

定向培养、孵化预置、专业改训,多措并举之下,我军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放眼全军演兵场,除了金牌号手,还有陆战先锋、海空雄鹰、特战勇士、专业蓝军、深潜兵王……

在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的“军事训练龙虎榜”被信息化岗位人才“霸屏”;在某地空导弹旅,一批被认为有“战略眼光”的士官进入“党委决策席”“技术专家组”,成为关键岗位“顶梁柱”;在远程火箭炮营,电气工程师式的炮长、信息工程师式的炮手锻造着克敌制胜的“新质铁拳”。

“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金头盔”飞行员蒋佳冀、陆航特级飞行员赵理准、特战营营长刘珪……一大批高素质、敢担当的备战打仗行家里手迎来了大显身手的“高光时刻”。

龙腾虎跃之间,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开启新引擎,宏伟蓝图正在加速变为现实。

“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加速建成

2018年8月,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与会代表集中观看了历史文献片《回望延安》,反响强烈。

圣地延安,在短短13年间,为中国革命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栋梁之材。抗大10年,越抗越大,培养出10万余名优秀干部,如同10万粒火种,点燃大江南北的燎原烈火。那么,新时代的人才强军战略,该怎样布局?该怎样选路?

答案,写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里: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习主席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0年,军委先后发布施行《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关于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决定》《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等文件,强力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落地生根。

2019年11月,全军院校长集训在国防大学举行。习主席出席集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开启了我军军事教育新的历史征程。

开班式当晚,军委训练管理部党委在集训现场召开党委扩大会,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与会者不由想起:1938年3月,毛泽东为抗日军政大学制定了著名的“抗大”教育方针;今天,习主席提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专家们说,“我军军事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今天的院校格局,塑造明天人才的样子,事关未来战争的结局。

2016年,以重塑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为牵引,全军和武警部队院校由77所压缩至43所,对院校机构布局进行了调整,基本形成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地联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布局。

院校布局之变,牵引着教育训练的内涵发展,牵引着人才培养的向战而生、向战而变。

重塑后的国防大学继续唱响《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一年一度、为期一周的指挥员班毕业大考有着“像打仗一样考试”的威名,传递和彰显着院校教育的新标准和新气象。

在火箭军指挥学院,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的教学科研理念成为上下共识,课堂讲题聚焦战备痛点、论文选题对接作战需求成为一种文化。

海军工程大学的研究生们确立了把科研论文写在海战场、毕业选岗瞄准一线部队的强烈自觉,2021年毕业研究生九成以上奔赴一线作战部队。

院校教战研战快马加鞭,部队训练实践也掀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后,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科技强训、依法治训更是掀起热潮。

长期困扰部队的联合训练“最后一公里”梗阻有效疏通,训练“自扫门前雪”成为过去时,越来越多的部队推开体系之门、直面联合战场。

陆军防空营变成空军预警眼、比邻而居的两支军种部队绑定联训砥砺切磋、空军指挥所与陆军集团军协同打通联合指挥链路……新鲜事渐变为寻常事,力量融合引发认知裂变,认知裂变引发人才的素质、视野、观念和本领的超常成长、飞跃进步。

“红军越来越难打、蓝军越来越像磨刀石”“海军陆战队跨区机动数千公里提升全域作战能力”“飞行员与狙击手共研‘一树之高’杀敌战法”“战略支援部队某分队从‘保障队’向‘战斗队’转型”……从“跨越”到“联合”,从“机动”到“红剑”,从“神电”到“火力”……有战味、有杀气的演训场,让谋打赢、练打仗的人如鱼得水,一批新型驱护舰舰长、空中指挥员、合成营营长、导弹发射指挥长等新型指挥员崭露头角,联合指挥素养水涨船高,也拥有了登高望远的平台和机遇。

作为“三位一体”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在2019年全面推开。

目前,顺畅高效的管理体制基本健全,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格局基本完善,全员全时全域的泛在学习环境基本构建,覆盖全军职业岗位的教育资源体系基本建成,有组织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军事人力资源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育非常之人,则需非常之制。

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海军两所院校的客座教授……一连串的“超级履历”让海军一级军士长陈光明显得那样卓尔不群。他是有一身硬功夫的响当当的“兵王”。

一次,舰艇编队与潜艇鏖战远海大洋,关键时刻某舰声呐突然出现故障,舰员抢修无果。指挥员情急之下请远在支队的陈光明“电话会诊”,仅仅通话4分钟,陈光明就判定了原因,“遥控”舰上的声呐兵排除故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备战打仗一线涌现出越来越多像陈光明、王忠心这样的“兵王”,还出现了大量的兵参谋、兵干事。他们的出场,以及他们的传奇,是个人奋斗之果,也是制度改革之功。

2019年9月,习主席亲自决策成立中央军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打通部门、领域、军地界限,建立顶层统筹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人才抓建格局。

“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头戏”“整合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加强军事人力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努力使军事人力资源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统帅号令之下,军官、军士、义务兵、文职人员“四类人员”实现整体开发、分类建设的制度迅速完善,一批改革急需、备战急用、官兵急盼的系列政策陆续出台。

2020年12月,中央军委印发《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11项配套法规,标志着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改革取得实质突破,改革效能将逐步汇聚、充分释放,为集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强军伟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得人之道,要在得心。2019年1月,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军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大胆使用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大胆使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大胆使用默默无闻打基础、干实事的干部”……暖心话、鼓劲话、撑腰话说进了新时代强军兴军奋斗者的心坎里。

能打仗型的干部越来越吃香了,用人的指挥棒越来越指向战场了。放眼全军,事业为上、以战择人的选人用人理念牢固确立,军队好干部标准全面贯彻落实,想战者留、能战者用、胜战者上真正蔚然成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英才辈出活力迸发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