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性修养|由《干部十不准》谈克己奉公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1-08-19

由《干部十不准》谈克己奉公

■张向东 陈俣林

●坚持克己奉公,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也是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必然要求

上世纪六十年代,焦裕禄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有一天发现儿子焦国庆没钱买票却能进戏院看戏。经过详细询问,焦裕禄了解到,焦国庆只是对售票员说了一句“我是焦裕禄儿子”就被放了进去。随后,焦裕禄严肃地教育了儿子,并要求他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事后,焦裕禄进一步了解到,当时不仅一些干部子弟,就是一些干部和群众,也认为“看白戏”是件小事,是“人之常情”。但焦裕禄不这么想,他没有把“看白戏”当成小事,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亲属,还系统梳理了当时党员干部作风领域的突出问题。为此,他专门起草了兰考县《干部十不准》,要求党员干部坚决不搞特殊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使自己凌驾于百姓的利益之上。

焦裕禄起草的《干部十不准》,为当时的兰考县干部划下了廉洁奉公的“底线”。而在兰考县工作的470多天时间里,焦裕禄拖着带病的身体,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真正做到了“克己奉公履职、鞠躬尽瘁为民”。

由这段历史,想到了共产党员克己奉公的品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历程,克己奉公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挑着部队仅剩的一担银圆翻雪山、过草地,再饿再冷也没有挪用一分钱;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一些亲友想谋官职等问题,周恩来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坚决不搞特殊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杨业功手书“携礼莫入”挂于门楣,他一生清廉、两袖清风,把毕生献给了导弹事业……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克己奉公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党才能始终赢得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克己奉公体现律己之心、自律之行。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叶剑英领导接管旧北平市党政军机构物资,当大部分物资被充公分配后,下属询问是否给领导干部分发剩余的被服和办公用品,叶剑英说:“我是军管会主任,又是市长,领导接管了这些物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配呀?我不能搞特殊!”党员干部越是掌握公权,越是会面对更多诱惑,也就更要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自律自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践行克己奉公,要自觉公私分明,做到一心为公。“公权为公”要做到纯粹,切不能认为用公权为个人办点小事无关紧要。因为凡事有一就有二,滥用权力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再难收紧。我军后勤工作开拓者之一的杨至成,曾被毛泽东称赞为“红军大管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杨至成家乡的表弟从贵州来到武汉请他帮助找工作。念及旧情,杨至成热情招待了他好些天,但谈到“在找工作上搭把手、打招呼”时,他却绝不松口,严词拒绝。党员干部对克己奉公的坚持应该是终生的,不能有一点放松,应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践行克己奉公,还要始终心系人民,为民造福。杨善洲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兴办林场,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荒山变得生机勃勃。谈到为何要在退休后坚持回乡植树时,他解释道:“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这实事一办就是20多年,在职期间,杨善洲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退休之后他依旧保持着党员干部心系群众的高尚情操,将“克己奉公”四个字刻在了心间,不图名、不谋利,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功为民所立、利为民所谋。

坚持克己奉公,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也是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克己奉公的优良传统,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既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也是对共产党员义务的忠实履行。

(作者单位:联勤保障部队)

学习党的历史 加强党性修养|由《干部十不准》谈克己奉公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