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生寿:丝绸古道上的“大漠骆驼”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0-05-20

  丝绸古道上的“大漠骆驼”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生寿扎根大漠服务人民记事

  白致华 钟东荣 本报记者 肖传金

  甘肃省敦煌市雅丹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死亡之海”罗布泊的东南边缘,因怪石嶙峋的风蚀山岩、孤烟看日远的大漠风光远近闻名,更因神秘“魔鬼城”的传说,成为众多探险者的“朝圣”之地。

  处于亚欧大陆风口的雅丹,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区。举目望去,是看不到边际的戈壁沙漠,萧索的风吹过,掀起漫卷黄沙,戈壁滩上更是寸草不生。这里气候极端恶劣,夏季地表温度最高达70摄氏度,冬季气温降至零下25摄氏度,春秋风力最高达10级以上。

  而就在这样的生命禁区,有一位老兵,22年与戈壁大漠共朝暮,用青春年华守卫人民群众安全。他就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敦煌市公安局雅丹世界地质公园治安派出所所长兼雅丹公安检查站站长李生寿,民警们亲切地称他为“大漠骆驼”。

  坚 守

  扎根大漠22年,“魔鬼城”里凿出窑洞派出所守

  当游客走进雅丹“魔鬼城”,看着那一个个惟妙惟肖、似猛兽怪禽的风蚀山岩,一定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那些重峦叠嶂,又活脱似绘画大师笔下的丹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自成一景。

  五彩斑斓的景色背后,却藏着李生寿22年默默付出的青春。

  1998年初,李生寿因工作需要,从家乡敦煌市人武部调任敦煌市公安局红十井派出所担任所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建所之初,民警们工作、生活全都窝在只有几平方米的帐篷里。“早上一睁眼,身上一层沙。锅碗随风去,帐篷开了花。”李生寿作的打油诗就是他们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

  一天,李生寿凝望着雅丹,回想起自己当兵时在贺兰山挖国防工事的经历,突然脑洞大开——何不依附山体开凿窑洞,不仅能挡风沙,还冬暖夏凉。说干就干,李生寿带领所里民警,在工作之余动手开凿窑洞。由于地质钙化,不能用炸药炸,他们只能用铁镐一点点刨;没水没电,就撑着煤油灯、喝着咸水。历时5年,他们硬是凿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窑洞派出所。

  “做人要像骆驼一样,沉着坚韧、吃苦耐劳、甘于牺牲奉献。”5年的军营锤炼,在李生寿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在贺兰山当兵时,他身材魁梧,从不惜力,别人扛一袋水泥他扛两袋,别人跑一趟他跑两趟。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李生寿从不喊苦喊累。施工期间,李生寿光荣入党,还荣立三等功。

  坚守大漠,李生寿身上的军人特质一样也没丢。2013年的一个傍晚,为了给即将完工的窑洞挂上派出所标牌,李生寿爬到20米高的顶部。突然,墙体轰然倒塌,他也跟着跌落下来,顿时陷入昏迷中。在同事的紧急救治下,李生寿昏迷了半个小时才醒过来,动了动,发现自己手脚完好,只说了一句,“没事,继续干!”

  “当时条件有限,挖起来特别费劲,虽然建成的窑洞只有40多平方米,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们的新家!”回忆起当初建窑洞,李生寿依然历历在目,“有了家,我们就算真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了。”

  随着后来的不断开挖,窑洞派出所已经逐渐扩大到260多平方米,不仅通了水电,警务设施、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如今的窑洞派出所,就矗立在雅丹世界地质公园内,不仅成为景区的一道风景,还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22年来,李生寿先后在红十井派出所、方山口派出所、雅丹派出所、雅丹公安检查站任职,这些地方距市区最远的300公里,最近的也有180公里。过去,他只能通过电台与外界联系;如今,沙漠公路修到了派出所门口,从敦煌市区过来只需要2小时。但对李生寿和他的战友来说,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坚守和责任。

  责 任

  与死神擦肩而过,死亡线上救回21条生命

  罗布泊环境恶劣,时而风沙肆虐,时而大雪弥漫,坚守在这里随时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

  有一次,李生寿和战友出去采买,中途车辆抛锚,原地等待救援,却始终没有见到任何人的身影。无奈之下,他们决定徒步前往40公里外的雅丹。中午戈壁滩上的地表温度高达70摄氏度,没走几公里,他们的鞋底和鞋帮就分了家,只能把衣服裹在脚上继续走。口渴难耐,他们徒手往地下挖,挖了一米多,地表才慢慢渗出一点水。“特别咸,但是可以救命。”李生寿回忆道,他们喝咸水、吃草根,坚持到第5天,总算遇到一个上矿的车辆,把他们送去了医院。

  李生寿说,在那5天时间里,除了身体上的伤痛,最难受的就是心底里的绝望。茫茫荒漠,很容易迷失方向,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将孩子托付给同行的年轻战友,希望战友能活着出去帮忙照顾。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让李生寿至今难忘。但更让他自豪的是,22年来,和战友一起饮风餐沙、爬冰卧雪,一次次冲进“死亡之海”罗布泊,共参与探险遇难救助任务168次,从死亡线上救回21条鲜活生命。

  罗布泊每年吸引着大量的科考工作者、探险者。多年前,科学家彭加木的失踪和探险家余纯顺的遇难,更为这里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很多游客来到雅丹后,尝试脱离景区大巴,徒步进入雅丹纵深,探险人员失踪、求救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次,一名陕西籍游客嫌坐车游玩不尽兴,悄悄离开团队,独自走入雅丹400平方公里的待开发区。强磁场让指南针无法正常运作,他走着走着便迷失了方向。更糟糕的是,一场沙尘暴不期而至。接到游客求救信号后,李生寿立即组织派出所民警前往救援,在能见度不足10米的恶劣天气下,民警们展开拉网式搜救。从下午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他们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游客,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还有一次,来自嘉峪关的一位探险者骑着摩托闯进罗布泊,之后便杳无音讯。3天后,着急的家人报警求助。狂风肆虐中,李生寿和同事开车艰难地搜寻了两天,都没有找到探险者的身影。返程途中,他们无意间看到一个低洼处,有一片白布条迎风飞舞。走近后发现,正是那位探险者。当时,这名探险者躺在地上,几乎没有了生命体征,白色外套被风吹得扬起。李生寿和同事紧急施救,探险者终于有了微弱的气息。

  一个月后,恢复健康的探险者专门来到雅丹派出所,还带了方便面、水和1万元钱,以感谢李生寿的救命之恩。“我们派出所缺水,谢谢你啊。”李生寿笑着留下水,其余的一概婉拒。

  初 心

  从军装到警服,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渝

  “当兵保家卫国,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从警守护人民安全,我们是人民的警察。”对李生寿来说,从战士到卫士,虽然“战场”转移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作为雅丹公安检查站站长,李生寿带领民警管好边、守好圈,不让一个问题人员、车辆、物品从眼皮子底下溜走,织就了一张安全过滤网。

  2014年初,上级收到举报,距离检查站不足80公里处的罗布泊咸水泉矿区,有人私造炸药。接到指令,李生寿带领检查站全体警员冒着8级大风,严密防守卡口,通过围追堵截,一举摧毁私自制造20多吨土炸药的不法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5名,有力维护了辖区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在担任雅丹公安检查站站长以来,李生寿带领民警设卡追逃、救助支援,办理各类刑事案件68起、治安案件226起,抓获各类逃犯22人,检查出入罗布泊车辆近3万辆,检查过往人员5万余人次,收缴各类管制刀具113把,为边界稳定、矿区安全和景区秩序作出突出贡献。

  双肩扛起如山使命,内心对家人深感亏欠。2011年12月,李生寿80多岁的父母同时病危,想见他最后一面。那时,李生寿正坚守在罗布泊咸水泉地区,因为远离市区、通信中断,父母未能如愿,带着遗憾离世。李生寿坦言:“无论是为人子、为人夫,还是为人父,我都是不称职、不合格的。”

  2016年9月,李生寿的女儿生孩子,由于难产大出血且又被感染,从敦煌转到酒泉再转到兰州抢救,李生寿当时正在寻找从雅丹走失的游客脱不开身,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没能陪在身边。直到六七天后找到走失游客,李生寿才匆匆赶到兰州,此时,女儿已经转危为安。“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你都不在身边,难道你就离不开那个雅丹吗?”女儿哭着质问父亲。

  面对女儿的质问,李生寿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后来,他在日记里写道:“其实不是雅丹离不开我,而是我更离不开雅丹,因为我的情在那里,我的魂在那里,我的根在那里。”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