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我今年50岁,还能上网创业吗?”阿里巴巴平台长出一大批“斜杠中年”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0-09-02

  继“斜杠青年”后,“斜杠中年”也火了。

  “斜杠”一词源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的书《双重职业》,本意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年轻人。有调查显示,全国“斜杠青年”规模已突破8000万人,以“80后”至“95前”为主,本职工作外他们想追求更多的职业、体验和兴趣。

  现在,数字经济让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加入到“斜杠”行列,在既有的职业和生意外,他们也开始利用数字化的商业基础设施发展“多技之长”,给家庭、社区和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可能性。有分析认为,这些“斜杠中年”的出现,既是更多年龄人群对生活和职业的多元追求、不设限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一个包容的数字平台可以有效促进更多中小企业、女性、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分享数字化机遇。

  《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如今已有100多种线下职业兼职带货主播,其中20%以上为60、70后“爸妈团”,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同样地,饿了么数据也显示,疫情期间入职蓝骑士的平均年龄为3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岁。56%的蓝骑士拥有第二职业,其中26%为小微创业者,21%为技术工人。

  李恺,49岁,饺子馆老板+菜鸟驿站站长

  “做餐饮给邻里提供美食,做快递给邻里提供方便,还能互相带动生意,更有成就感。”

  49岁的陕西武功人李恺做餐饮已有30年,在西安高新区开着一家“陕西水饺家宴”。年初受疫情影响,水饺店遭受一定的冲击,李恺就把饺子馆的一部分隔离出来开了菜鸟驿站。中午、晚上忙着餐馆生意,上午、下午忙着上架快递,李恺开启了餐饮店主与驿站站长的双面生活。

  (图:李恺和他的员工中午、晚上忙餐馆生意,上午、下午忙快递生意)

  从“每天一睁眼就是1000块钱成本”,到驿站+饺子馆互相引流两边红火,李恺抓住了数字大潮下本地生活服务的机遇,不仅为周边社区提供了餐饮、快递、团购等便利,也实现了同为双面职业的8位“斜杠员工”的就业。

  老李的生意,活了。

  姚国华,38岁,司机+饭馆老板+饿了么商家

  1999年,姚国华第一次来杭州,20多年来他下过工地、做过大巴司机,如今在杭州西湖区经营着一家 “老街坊私房菜”。但在这之外,姚国华更为人熟知的是生意红火的“饿了么商家”。

  作为当地最火爆的线上店铺,姚国华的饿了么月订单都是“9999+”。每天凌晨3点,他都会开着面包车去菜市场采购,7点前赶回来。一边是络绎不绝的实体店生意,一边是火爆的线上订单,姚国华和他的两波厨师团队几乎全天无休。

  (图:姚国华和他的两波厨师团队几乎全天无休)

  “做生意,要做到顾客心里去。”姚国华是线上运营高手,他会为堂食和外卖设计两套菜单,热销下饭菜品用饿了么平台的智能录菜和识图功能搬到线上。“虎皮尖椒冬天涨价,这道菜是亏的,但我就不改价格。”姚国华有一套自己的经营哲学。

  从专职司机到实体店,再到饿了么平台,姚国华在店长、采购、运营专员的多重身份间来回切换,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创业和经营的热爱。如今,姚国华的“老街坊私房菜”已有十几名员工,线上顾客复购率高达75%。

  姚国华的街坊,爱了。

  陈团员,60+,农民+手艺人+淘宝店主

  “杨林乌壶走出了江汉平原,师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我替他们完成。”

  年过60的湖北汉川农民陈团员看起来依然年轻,他是黑陶乌壶的非遗手艺传承人。上世纪90年代家乡的乌壶厂停产后,陈团员也曾选择务农、做生意,但对这门手艺始终念念不忘。如今,陈团员重又全身心投入到乌壶制作上,还学会了在淘宝上推广。

  (图:不愁生计的陈团员只想全身心地投入到乌壶的制作和推广上)

  “淘宝手艺人举办的‘非遗购物节’专场和活动,让店铺的关注人数和销量增长了好几倍,特别是省外订单,占60%以上,甚至还有海外的。”陈团员特意给淘宝手艺人业务手书一封感谢信,“淘宝让杨林乌壶真正迎来了她生命的春天。”

  (图:陈团员给淘宝手艺人业务手书的感谢信)

  40多年的传承让陈团员成为一名“手艺人”,而借助淘宝将乌壶艺术推向全国更让陈团员成为一名“守艺人”。非遗和数字经济的碰撞,不仅给很多像陈团员这样的老手艺人施展才华的空间,也给更多90后、00后年轻消费者带去了文化和艺术的精粹。

  老陈的手艺,香了。

  “一年增收20万,给儿子买了一辆车”的农民主播张加成,既是网红又是天猫小店店主的“天猫姐”罗丹丹,身患渐冻症却在淘宝年销千万香水的诗人戴露,等等。数字化的商业基础设施让越来越多的“斜杠中年”成为可能。

  有调研显示,如今有近6成中年人感受到危机感。但现象的另一面,数字平台则在不断地为中年人创造“斜杠机会”。

  以淘宝直播为例,阿里的智能助理、虚拟主播、数据分析师等工具,将前沿技术下沉到田间地头,为主播“减负”。轻松易得的培训、“傻瓜式”的操作、一目了然的数据分析,让58岁的农民张加成也能轻松上手成为“斜杠主播”。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主动选择“斜杠”。在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完善的上下游供应链、运营能力、履约系统和8.74亿月活跃用户的市场资源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数字化服务,让更多缺少资源和长期技能训练的人们也能根据兴趣去发展“第二职业”。淘宝直播、智能数据分析师、如意POS、AI设计平台“鹿班”等技术和产品,也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准入和运营门槛。随着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创新和进化,阿里将为更多人提供全新的创业就业机遇,打开“斜杠”的空间。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