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融合共生: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新形态

来源:热点新闻网 编辑:刘倩佳 时间:2021-06-24

融合共生: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新形态

■李文清 周德旺

引 言

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是由实施联合作战指挥的各级指挥机构,按照一定的指挥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开展联合作战指挥活动的组织基础。从组织行为学视角观察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呈现出的新特征,是促进体系顺畅高效运行、提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的新路径。

基础:虚实二元一体结构

信息化联合作战,全域多维的作战空间、高度融合的作战力量、多种类型的指挥机构、多元功能的指挥要素、多重交叉的指挥关系,使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构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网络信息体系构建的信息化环境支撑下,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形成了基于指挥权责配置的树状层级实体形态,以及基于指挥信息交互的虚拟形态融合共存的“虚实二元一体”结构,成为体系运行的新常态。

优势互补,聚优增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曾特别强调减少指挥层次、提高指挥效率的重要性,提出要“尽量增多平等的单位,尽量减少纵向的层次”。客观上讲,由于指挥对象、指挥手段、指挥环境等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当前的指挥层次压缩与指挥跨度拓展空间已近于极限,总体上看通过实体形态的扁平化来提高指挥效率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在信息化指挥手段的联通下,增强不同层次指挥对象之间平行和交叉的横向联通能力,形成网络化节点化布势,提高指挥信息的利用效率,通过创造信息优势进而谋求指挥优势。

动态调整,灵活顺畅。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强调虚实二元一体结构,并不是对传统树状形态的否定,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组织结构的主体,始终是从最高指挥机构到末端作战力量的树状层级结构,按级指挥仍然是主要形式。但是,借助网络化虚拟形态提供的信息通联与交互能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可以拥有较强的“韧性”,形成“开放”的“弹性”结构,根据战场态势、作战任务、力量手段、指挥环境等的临机变化,能够按需“接入”指挥实体,体现灵敏可调的“动态”特征,实现“体系动态重构、信息网络重组、快速接续指挥”,确保指挥活动灵活顺畅。

立体部署,稳定可靠。信息化联合作战,各级各类指挥机构通过战场网络环境有机链接、融合在一起,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由网生能、因网聚能、依网释能”,网络信息能力制约着指挥能力的生成与发挥。这就需要用理解虚拟形态的网络化思维,指导构建实体形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构成体系的各级各类指挥机构,应当是体系节点式的、功能替代式的、立体分布式的。一方面,要标准化编组指挥机构、配备指挥手段,规范基本指挥流程和信息传输格式等,使同级或同类机构之间可相互替代、互为备份;另一方面,要立体分散配置指挥力量,设置空中、海上、地面机动指挥平台,增强体系抗毁能力。在虚实二元一体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构成要素之间紧密链接、深度融合,促进形成体系化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确保联合作战指挥活动稳定可靠。

特征:团队赋能,构建共生型组织

在联合行动、联合指挥的客观要求下,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内的各级各类指挥机构及其内部组成部分深度关联、密切互动,相互之间不是单打独斗更不是彼此竞争,而是我中有你、相互依赖,融合共生、聚合释能,共同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能。

用共生逻辑认知组织形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方方面面,与军兵种独立遂行或主导的合同作战或协同性联合作战相比,联合作战强调合力制胜,某一军种或领域形成的信息不对称优势逐渐削弱,指挥活动的效益创造与获取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随之也改变着组织与个体、组织与外界的互动方式。组织内部由个体服从组织目标的“服从关系”转变为个体与组织相互合作的“共生关系”,基于网络环境的能力聚合,组织与“强个体”一起成长,组织运行的内在逻辑,也由服从、竞争转向共生。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表现出一种基于追求指挥效益的价值共创和跨领域高效协同的共生型组织形态,合作共生、使命共达成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的新命题。

用主战引领提升团队能力。主战引领,是促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高效运行、提升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牵引发展、协同管理、协助赋能。牵引发展就是战区通过主导制定与规范联合作战规则、联合行动标准、联合作战指挥运行机制等,明确联合作战指挥能力生成需求,牵引相关力量提升联合指挥能力。协同管理就是在联合作战指挥活动中,战区通过组织实施运行管控实现体系联动、协同作业、专业保障,整合成员的个体能力“集智”形成群体的指挥能力。协助赋能就是充分发挥战区主战的平台优势,创造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内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共生成长路径。

用联合文化凝聚融合意识。“用众在乎心一。”凝聚形成联合作战指挥能力,既需要指挥权责的明晰,也需要联合文化的引领。联合作战指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走到今天,人们所追求的绝不是解决“把几个鸡蛋打在一个碗里”的简单联合,而是要实现“搅散了摊成饼再切成块”的内聚式融合。尽管组织之间的理念差异不可避免地带来冲突和分歧,但是联合文化从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强调共生型组织形态下的相互理解与尊重,重在培塑全局意识、主动意识、协作意识,实现良性的进化循环。因此,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高效运行、有效释能,需要实现军事技术、组织形态、联合文化“三个维度”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路径:建用统筹,协调滚动发展

“信息化战争拼的就是体系。”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融合共生发展的根本指向,就是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作战需求牵引,突出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善于创新,按照夯实基础、完善体系、实践检验的科学路径,不断破解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建设与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网络建设,大力夯实基础。联合作战指挥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是网络信息体系,融合共生激发新质指挥能力更离不开网络环境支撑。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充分吸收民用领域的建设经验和成果,着眼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和履行使命任务的需求,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的深度应用,持续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指挥手段建设,形成建用互动、迭代发展的良性局面。

加强联合训练,逐步增进融合。联合训练既是最直接的军事斗争准备,更是促进相互理解、增进信任、强化融合,推动联合作战指挥体系融合共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组织联合训练,要坚持以联为纲、以战领训、抓训为战,统筹规划联合训练与军兵种训练,贯彻落实军事训练法规明确的规划计划、基本内容、方式方法等,突出联合指挥训练这个重点,一体设计和联动组织理论学习、作战问题研究、联合指挥演练、联合实兵演习等,按照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平战一体运行的实际,依托信息化指挥环境和手段进行体系化、实战化训练,循序渐进提升体系融合力、凝聚力。

加强实践运用,不断检验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平战一体、常态运行,要在组织指挥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及日常战备值班中检验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增进各级各类指挥机构相互磨合融合,强化联合指挥意识,提升联合指挥能力,同时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弱项,研究真招实策,做好整改落实“下篇文章”,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使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实现深度融合,迸发指挥活力。

融合共生:联合作战指挥体系新形态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Copyright © dlhaojob.cn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Top